时间:2022-11-25 23:04:16 | 浏览:290
产品实力与售后服务是营销的基石,是企业集团走向国际化的保障。而当实力与营销脱节,强大的营销就成了没有基石的高楼,脆弱得不堪一击,徒然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主张坚定践行“大头在海外”的海信电视,在海外不断扩张,今年还斥巨资赞助了卡塔尔世界杯,其充满争议性的“Hisense 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广告语更是火上了热搜,营销效果不可谓不强大。
但这种营销的背后没有强大的产品实力和售后服务支撑,靠虚假的宣传来吸人眼球,带来的不是广告正效应,反而是消费者的质疑和吐槽,还被三星索尼下场打脸。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11月22日消息,韩联社据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22日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凭借30.2%的市场份额(销售额口径)稳居全球第一,LG电子以17%的份额排名第二。其后依次为TCL(9.3%)、海信(8.6%)、索尼(8%),海信未进前三。
在75寸以上的超大型电视市场,三星电子和LG电子分别占据37.5%和16.2%的份额,合计过半。索尼为13.2%,TCL为10%,海信为9%。按销量来看,三星电子仍以20.2%位居榜首,之后依次是LG电子(12%)、TCL(11.7%)、海信(10.1%)、小米(6.5%)。无论是销量还是销售额,海信都未进前三,惨遭打脸,“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结论似乎成了笑话。
夸张虚假的宣传是对自家产品不自信,对自己售后服务的不认可。与其靠博眼球的宣传,不如练好内功,修好内在,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一个老牌电视品牌,海信在这些年“走出去”的路上还是有成果的,据奥维睿沃(AVC Revo)11月15日《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1-10月全球电视品牌前三季度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达1960万台,同比增长18%,TV出货规模反超LG,跃升至世界第二。
但这个第二只是出货量,可不是销售额!这么高的出货量,为何销量和销售额连前三都挤不进去?究其原因还是夸张过度的宣传没有匹配的产品实力和售后。
海信在营收上是一直在增加,然而自己的产品供应链水平依旧是很大的隐患。其大部分的产品依旧是采用外包代工的粗糙方式生产,无法监控整个生产环节,更无法提供稳定高质的产品,加之后期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为产品质量兜底,也就造就了海信在著名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高达2000+投诉的“壮举”,其中多为电视质量不过关与售后服务不及时。
经过这次“世界第一,中国第二”的风波,海信暴露出不少问题:过度夸张的营销、品控不到位、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难免引人侧目。至于如何走好未来的路?海信还是要从产品品质管控、售后服务到用户关怀,这几个环节去发力。与其费尽心思在营销上,不如多修内功,毕竟新世代,电子产品拼的更多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此前,多方媒体报道称,京东方已成功进入苹果iPhone13供应链名单,将为iPhone13系列供应OLED柔性屏。报告中提到,京东方正在将旗下的第六代柔性OLED工厂(B7、B11和B12)转型,用来给苹果生产面板,并逐步将LTPSTFT升级为LTPOTFT。
---------------------------------去年,iPhone12系列未发布之前,苹果供应链相关人士称,京东方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商,将为iPhone12系列提供OLED面板。5月12日,韩媒再次报道称,京东方其实是无缘为iPhone13系列提供LTPOOLED面板,但依旧会提供普通的柔性OLED面板,被应用于iPhone13/mini两个版本中。
虽称霸LCD市场,在OLED仍需赶超京东方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面板显示器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液晶屏供应商。京东方2012年已在北京建立OLED试验线进行相关研发工作,2017年首条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量产,成功打破了三星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
近日,手机中国注意到,根据《中国台湾电子时报》所报道的消息,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在2023年推出的旗舰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可能会搭载由中国屏幕厂商所生产的OLED面板。据悉,三星此举主要是为了降低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同时推进自家供应链的多元化。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不过这则公告出炉后,也有网友表示,别那么激动,京东方之所以这么年,还不是因为三星在逐步退出LCD市场,才成就了京东方。说真的,过去的这几年,这种说法一直很多,很多人都在讲,京东方之所以成功,原因就是三星、LG等嫌LCD利润太低,技术开始淘汰了,所以将原来的生产线变现卖给了京东方,自己去研究生产更先进的,利润更高的OLED、miniLED、MicroLED屏去了。
京东方作为华为、苹果和三星的供应商,是不是就意味着京东方开始走上了超越三星显示之路呢?二是国内屏幕厂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目前技术水平足以为苹果和三星提供产能服务,这是五年前很难想象的,这说明在全球手机供应链中,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历练,在屏幕等环节已经闯出了一条自给自足和为全球产能服务的道路。
而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2021年12月28日宣布量产,占地约97万平方米,投资465亿元,由京东方全自主设计、开发和建造,采用全球领先的主动有机电致发光AMOLED技术进行研发生产,聚焦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市场。
据报道,业界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供应链多元化,2023年推出的智能手表及旗舰手机预计将搭载京东方及TCL华星的OLED面板,此举引发韩国业内担忧。(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