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23:08:50 | 浏览:195
记者 台雪超
4月25日,记者从海信医疗2022年新品发布会上获悉,海信决定加投5亿推进医疗技术预研和产业化。
“近期集团董事会又额外批准增加了5个亿的医疗技术预研和产业化经费。”在发布会上,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透露这一消息。陈维强说,医疗产业是依托海信集团在图像处理、数字处理与智能交互技术的深厚技术沉淀和产业基础之上,海信产业转型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方向。近20年来,海信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先后孵化和拓展了光通信、商业多联机、智能交通和精准医疗等B2B领域诸多成功的新业务板块,并对医疗产业寄予厚望。
海信自2014年正式成立医疗设备公司以来,在医用显示、医学影像处理、智慧医院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等医疗应用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产业,目前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近3万余例患者;海信彩色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填补山东省空白,在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刚刚发布的全球首台55吋Mini-LED医用内窥显示器,带领行业进入高动态内窥显示新时代;而第五代“基于围术期全业务流程管理”的智慧手术部整体解决方案,则真正做到了智慧手术部的智能一体化平台管理。
陈维强表示,医疗产业是最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之一,海信在具体实践和过程中有两点体验最为深刻:第一,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坚持“做精、做久”战略思想;第二,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海信医疗产品和服务凝聚着海信深厚的图像显示与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积累与集成能力,以及海信上下一致的严格产品质量管控和强大的产业板块协同能力。”他介绍到,这些年来,海信医疗产品和系统服务方案从外观到技术,再到可执行性和人性化等多个方面,都能聚焦用户价值和临床痛点,不断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聚焦辖区突出案件特点,找准发力点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严防严控和重拳严打违法犯罪,强力推进“百日行动”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效。深入开展排查整治8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江南公安分局发起“百日行动”攻坚战集中大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开展社会治安打击整治。
周先生是南宁市江南区街道办的一名社区志愿者,“护邕六号”行动启动当晚,他主动报名参加辖区派出所的巡防任务,配合民警开展安全防范提醒、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劝解等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志愿者周先生接受采访本次行动中,南宁警方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广泛发动平安类社会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在夜间人员密集场所,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及时打击、有力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清除面上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8日披露,部市协议签署一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合作重点事项取得明显进展,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